第七届平谷榜样风采丨返乡创业服务乡村 振兴人才发展——刘杨

2024-05-07 13:53:54 
分享到:

刘杨,北京承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作为一名90后,2020年回到家乡,致力于平谷乡村人才中心工作,不断推进并完善人才培养路径,积极为农村农业建设服务,培育大量新型农村技能人才。

 创办乡村振兴学校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刘杨以振兴乡村人才为出发点,创建承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定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秉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理念,为区域农村人才提高就业技能与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创收致富能力。

在技能专业设置上,围绕“高大尚平谷”产业发展,建设产业课程。结合农业中关村高新农业技术发展,开设农业经理人、果蔬种植员、互联网营销师和直播销售员等工种,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队伍,不仅让农民提高技术,更要抓住互联网创收致富的行业风口。

围绕食品营养谷开展主食制作工、中式烹调师,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建食品营养与健康公共实践中心。围绕“首都物流高地”定位,主动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开展叉车等特种作业专业,计划2023年底审批通过,2024年正式对外开展工作,服务首都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研发“乡村振兴”系列课程

定制人才培养计划

整合资源,搭建平谷区与首都优质资源对接的平台,将全首都优秀的涉农专家、院士、教授资源,将首都劳模、大国工匠劳动创新典范资源引入平谷,定制乡村振兴课程,为平谷人才综合能力提升、农业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提供坚实后盾,带动农村人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热潮。以文化提升、创业提升、技能提升为课程目标,结合平谷农业中关村区域经济人才需求而设计课程,针对我区广大基层职工干部、涉农企业职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相关行业从业者,以及相关农业农村创业领域核心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技能内容等展开。

培训课程设置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首都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侧改革,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活动平台为核心要素,重点在增加学习新技术的实效性,真正在理论知识、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为首都培养新时代新农村高素质人才。项目连续开展两年,每年培训人才达500人次,反响热烈。

此外,开设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保育员等首都服务行业迫切需要的人才专业。所设专业覆盖农业发展、民俗餐饮、生活服务、职工素养提升等区域产业重点方向多个领域。学校年培训人次8000人以上,技能培训专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百分百安置就业,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

升级打造产业园

“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初,将承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升级改造为承师文化教育产业园,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围绕“文化+”、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开放共享”为动力,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形成“一核多点、全域覆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核”,即承师技能培训,发挥承师职校职能,为区域产业壮大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多点”,即开拓为乡村振兴、产业赋能,科普研学、非遗传承、文创定制、公益助残和专家智库等内容。承师文化教育产业园特色鲜明,在人才培养建设,区域非遗文化升级打造,专家智库建设,全民科技科普提升等方面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持续为平谷文化振兴、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产业人才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