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平谷榜样风采丨回归故土 振兴乡村——刘铁铮

2024-05-07 13:41:28 
分享到:

刘铁铮,镇罗营镇东牛角峪村人,东水源公社总经理、北京源山源水果品产销合作社理事长。

在镇罗营镇上营村、东牛角峪村、关上村垦荒,建设3座生态种植农场,面积500亩,从事生态种植12年,立足农业生产,开发果品改良、一三产业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把更多更好的城市资源带到乡村。

开发项目,兴建农场

“廿年味道农庄”是刘铁铮在镇罗营第一个农业项目。2011年,40亩集体土地撂荒,他到田间地头,秉承着种最好果子的决心和良心,坚持实施高成本、低产出、高品质的生态种植方法,凭借镇罗营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经过六年努力,终于长出第一批水果,远高于市场同类水果品质。把周围荒滩、垃圾场、撂荒土地收拢过来、填坑改土,形成200亩连片林场,取得阶段性成功,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

多措并举,助村发展

东牛角峪村是刘铁铮老家,河边一片荒滩常年遭受洪涝灾害,他在此平地挖渠,把适合在此地生产的野生猕猴桃、佛见喜梨引入此地。又与阿那亚合作,引进黑猪养殖,形成种养一体,互为依托的小生态区域。

关上村东水源是关上村一个招商老大难问题,村里人口老龄化严重,做不了服务类项目,镇罗营没有大型景区和商业开发项目,社会资本不愿介入。找到刘铁铮时,他义不容辞,在缺少资金和人力的前提下,硬接了这块硬骨头。并且在基础报价上,又多给村集体每年5万。现在东水源公社面貌一新,承接广大游客,又多了一个大花园,承担了农业平台、服务平台、合作洽商平台、招商平台、新农村形象对外展示作用,成为中小型农场转型的一个实验性项目。

热爱公益,奉献爱心

养蜂大姐夫妇年内双双脑出血,公社帮忙桃地活计,发动爱心义卖,帮助70多岁的后山大爷售卖山果品。村民们遇到困难,只要他看到,能帮就要尽力而为。

东水源公社建立初期,他号召中信数字媒体、雄鹰志愿者协会、山野之友、北京城市学院等就纷纷农场站台并提供实际帮助。挂牌、采购、团队建设、公益活动,实打实帮扶农场成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农场设置产业实践课,明年还计划继续开设两门必修课。东水源与北京大学的学子们,共同完成了《东水源小流域动物多样性汇编》《东水源植物多样性手册》《一三产业结合探讨》《东水源农场积分制运营》等课题。

经过12年的不懈坚持,现在刘铁铮及其团队形成了3个农场为核心体系,互相支持、互为犄角、整体运营,成为镇罗营镇一个乡村振兴的标志性项目,路远且长,任重道远,植根于乡村和农民利益的项目,才有未来。

刘铁铮常说:“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回乡村,不踏踏实实做点落地的事情,这里就不会再有年轻人。我们要努力让农业洋气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回来,让农民们多赚一点,大家尽力而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