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大华山镇开启“创城+”速度 描绘文明乡村宜居画卷

2022-10-26 12:07:21 
分享到:

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

靓丽整洁的大街小巷

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

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环境

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行动目标

是46万平谷人民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

今天

让我们共同走进

平谷区大华山镇

拆除违法建筑、规划停车位、增设景观小品、美化靓化环境……这正是大华山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工作掠影。为交出文明城区创建的优异答卷,大华山镇全力开启“创城+”速度,以问题为导向,以体系为指导,从细节入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让大华山镇颜值更靓,内涵更实,品牌更响,描绘文明乡村宜居画卷。

创城+党建引领  打响创城攻坚战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大华山镇高度重视,立足镇域实际,制定《大华山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落实方案》,设置8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科室、各村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党委书记统筹,班子成员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方式将创城工作全面铺开,构建起“党建引领、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创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以决战的气势、冲刺的状态、有力的举措,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创城工作。


创城+立体宣传 唱响创城主旋律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文明幸福大华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建设有温度的城市”“首都桃花源 最美大华山”一个个精美大气的景观小品、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广告牌,一面面鲜艳的灯杆道旗,成为镇域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将大华山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氛围拉满。

今年,大华山镇率先在全区开展创城工作培训会,每月一主题开展“创城十二我”系列活动,150名小学生参与“我画创城”,17528人次参与“我答创城”,公众号访问量达50000余人次。15天内完成全镇1.2万常住人口创城承诺书签订工作。新增创城道旗及文明实践站队旗880余面、景观小品1个、创城宣传专用栏36个、公益宣传景观200余个。定做创城宣传品3500余个,更新村规民约20处、文明实践站制度展板180余块。结合常态化核酸检测,投放创城创意两米线、遮阳伞,不断提升百姓知晓率与参与率,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创城新高潮。

“我眼中的创城是我们要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大华山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张楚歌兴奋的说,“我的作品还荣获了一等奖,我要继续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我心目中的全国文明城区!”

创城+民生实事 提升创城幸福感

2小时解决水管爆裂问题、30分钟解决燃气断气问题、清理路边堆积桃树枝、照亮百姓回家路、2天时间清除10车建筑垃圾……

创城以来,大华山镇始终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创”到百姓的心坎里。在大峪子、东辛撞、后北宫等村新安装路灯1404盏,绿化面积达42298平方米,施划停车位1543个,清理乱堆乱放1500余处,整治杂乱架空线49处。

“以往卖桃季回家是真犯愁,往往绕好几圈也找不到停车位。现在好了,主街道和宽敞的胡同都施划了停车位,也规范了,环境都变美了。”家住大华山镇后北宫村的范师傅满意地说,“创城带来的这些微变化,给村民带来的温暖实惠,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创城+环境提升 扮靓创城高颜值

“以前去大桃市场售卖大桃,经常杂乱无序,成堆的破果烂桃,今年为我们固定了售卖摊位,配备了遮阳伞,简直太贴心了。”家住大华山镇前北宫村的王阿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大华山镇整合多方力量,开展“扮靓我们美好的家园”行动,组织以镇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为主体的乡村治理“周末服务队”,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活动日、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日等,进行地毯式卫生大清理,集中清理大桃市场、华山农贸市场、十字街、背街小巷周边环境秩序乱象,劝导整治占道经营、车辆停放不规范等问题,环境秩序得到显著提升。

创城+网格管理 推动创城精细化

“幸亏有你们的帮助才能这么快就找到我老伴儿,真的太感谢大家了,谢谢你们……”大华山村王宝生在网格员的帮助下,4小时将走失老伴成功找回。

大华山镇依托“1+20+132”网格基层治理模式,融入“创城+网格”工作思路,全体包村干部、村干部、网格员深入网格开展常态化巡查,做到线上有人抓、格上有人干,随时关注解决群众需求。132名网格员沉下去、把问题找上来。建立创城问题整改台账,每周一自查、每月一通报,促使网格化管理实现常态长效。有效提升了村级精细化治理水平,推动创城走实走细。

创城+志愿服务 传播创城正能量

聚焦政策宣讲、市民教育、文化实践、健身活动、科普宣传,推动实施“1+20+5+N”文明华山实践行动。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种活动、N名志愿者,连点成线、织面成网,开展雷锋大课堂、帮扶孤寡老人、捡拾烟头等文明实践活动共计1000余次,吸引2万余人次参与,为镇村的“舒、净、美、靓、优”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华山镇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站、家长学校等载体大力修炼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功”,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有效提升村民素质,改善社会氛围,涌现出一批“华山典型”。例如,“4.22”疫情期间,前北宫村72岁的耄耋老人、退役老兵刘增发退去“迷彩绿”变身“志愿蓝”,协助卡口下沉人员完成扫码、测温、登记等工作,主动贡献出手中物资,发给一线的工作人员,传播正能量。


现在,“文明”已经逐步成为大华山镇的底色和风尚。下一步,大华山镇将常态化开展各项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不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实事,改善民生环境,以创城之风,让文明的种子在更多的百姓心中发芽、开花、结果,提升镇域文明形象,展现文明力量。

跬步至千里

小流成江海

文明需要积累

只要我们行动上持之以恒

举全民之智 聚全民之力

平谷区的文明城区创建定会水到渠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