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反恐防范知识

2022-11-06 19:27:20 
分享到: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事件此起彼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公敌。面对恐怖主义,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建起防范恐怖袭击的铜墙铁壁,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支持和参与。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正式颁布实施。为了帮助公民增进反恐意识,掌握防范技能,识别可疑行为,远离暴恐侵害,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了《公民反恐防范手册(2021年版)》,希望使公民了解国家法律规定,积极配合、参与反恐怖工作,共同维护我们的美好生活!

一、恐怖袭击的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驾车冲撞碾压、纵火、爆炸、枪机、劫持、投放危险物质等。此外,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

非常规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生物恐怖袭击、化学恐怖袭击、网络恐怖袭击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

二、恐怖袭击的特点有哪些

(1)多针对无辜群众不加选择地实施袭击,妄图造成最大伤害。

(2)恐怖分子多会在袭击现场展示、散发、呼喊象征恐怖组织或恐怖主义思想的标识或口号。

(3)袭击方式多选择暴力手段,烈度大、破坏性强,极易对人的心理造成恐慌。

(4)常为多人共同作案。

三、应对恐怖袭击办法

(1) 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碾压恐怖袭击应当:迅速躲避、及时报警、自救互助、事后协助。

(2) 发现可疑爆炸物应当:不要触动、及时报警、迅速撤离、协助调查。

(3) 在地铁车厢内发生爆炸起火应当:迅速报警、及时灭火、谨慎行动、有序撤离、科学防护、冷静判断、协助调查、熟悉环境。

(4) 在大型体育场馆发生爆炸应当:有序撤离、不要贪财、谨慎行动、自救互救、协助调查。

(5) 在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爆炸应当:迅速趴下、寻找出口、谨慎行动、躲避踩踏、有序撤离、自救互救、协助调查。

(6) 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纵火恐怖袭击应当:呼救灭火、迅速下车、自救互救、协助调查。

(7) 在高层建筑物中遇到纵火恐怖袭击应当:沉着冷静、降温报警、忌乘电梯、切勿钻躲、利用设施、听从广播。

(8) 被恐怖分子劫持应当:沉着冷静、服从命令、隐藏求救、牢记情况、配合解救。

四、正确识别、举报涉恐可疑情况

积极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日常生活中发现恐怖活动嫌疑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

公民发现并积极举报可疑线索的,经过核实后,公安机关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同时,严格保密举报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行为,却窝藏、包庇的,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