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展翅 为爱飞翔——记新时代好少年叶琪硕、尹梓寒的先进事迹

2022-07-15 11:48:48 
分享到:

他们,尽管出身在不同家庭,但懂得文明礼仪,尊重他人;他们,家境不优越,却充满自信,积极向上;他们,朴实无华,却心地善良,留下串串爱的痕迹……他们没有外在耀眼的光芒,但却有内在的光泽。他们是大华山中心小学六二班的叶琪硕、尹梓寒。

一、5年陪伴不求偿,点亮同学“普小”梦

毛主席写给吴玉章寿辰的祝词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大华山中心小学的叶琪硕、尹梓寒虽然谈不上一辈子做好事,却多年坚持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大华山中心小学杨博涛身患重症肌无力,行走、整理书本等基本活动都很困难,上楼下楼、整理自己的书本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一年级开学了,奶奶将杨博涛送到学校门口,看着他歪歪扭扭地往里走,心疼又无助。就在这个时候,两个小身影跑到杨博涛身边,一个背上博涛的书包,一个搀扶着博涛走路,三个孩子一起走进教室。早上,别的同学已经开始早读了,叶琪硕、尹梓寒牺牲自己读书时间,帮杨博涛整理书本;放学,别的同学排队回家了,还是叶琪硕、尹梓寒帮助杨博涛收拾书包,然后缓慢地一步一步下楼,一直送到奶奶的车上。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两个小小身影一直陪伴着身有残疾的同伴,早晨上学、中午放学、中午上学、下午放学、整理书本、收拾书包……同伴速度再慢,他们没有着急过;同伴遇到的困难再多,他们没有抱怨过。有的只是每一天的默默等待与陪伴。

寒来暑往,转眼间,叶琪硕、尹梓寒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他们个子长高了,体型健壮了,对杨博涛的帮助更多了。回想起这几年,一周五天,一学期21周,一年是210天,五年多就是1000多天对同伴的帮助,4000多次的搀扶上下楼梯,4000多次的整理书本、收拾书包,五年多的时间里,从没有间断过。杨博涛的心中不再暗淡,融入学生生活是这么自然;同学们眼里,叶琪硕、尹梓寒永远充满力量。

二、6年家务独包揽,带头做好“小大人”

家庭的教育传统注重品德的培养,在法院工作的妈妈身上折射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让尹梓寒从小就受到了熏陶,也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同伴。

尹梓寒、叶琪硕虽然成长在不同家庭,相同的品质却都看在旁人的眼里。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热爱祖国”。在学习好功课的同时,他们在生活上也坚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各自的家里,他们做着相似的事情:学会了做饭、淘米、洗碗,每天的收拾房间、擦地板……家里的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他们身上从没有一丝娇惯、羸弱和霸道的痕迹。他俩常说,觉得自己为人子女,要多为父母着想,为他们分忧,替他们分担生活压力。百善孝为先,他们孝敬老人,体贴父母,得到邻里的由衷夸赞,也是同学们眼中的“小大人”。

三、五年公益不间断,坚持随手做志愿

在班级,叶琪硕、尹梓寒关心集体,不只是帮助杨博涛一个同学,谁有困难,他们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教室里,哪个同学的桌子歪了,他们会帮忙摆整齐;地面上有废纸了,他们弯腰捡起;早上开窗通风、放学关窗关灯……

出了校门,叶琪硕、尹梓寒是热心公益的小公民。作为志愿北京的小小志愿者,他们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也经常和家长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做宣传,做实事。“弯弯腰,捡出一片净土”。外出游玩、小区散步,他们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们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们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他们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画;他们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留下一串串爱飞翔的痕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