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刘家店镇:从顾小家的全职妈妈到顾大家的网格员
4月22日以来,北京市连续出现多例本土病例,刘家店镇按照市区统一安排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开展了多轮次的区域化核酸检测工作。在全镇完成第一次区域化核酸检测工作后,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要培训核酸采样扫码后备力量,采样扫码工作需要手“急”眼“快”的年轻人才能胜任。作为嫁到万庄子村多年的“新万庄子人”,全职妈妈包敏主动请缨,化身“大白”,此后,她连续参与万庄子村区域化核酸检测和社区卫生院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
克服“小难”,主动请缨“我有全家做后盾。”
包敏,26岁,甘肃庆阳人,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婆婆是残疾人,爱人在市里上班,一周只回来一次,所以包敏一直在家里做全职妈妈。
包敏的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3岁,正是调皮淘气的时候,请缨参与村里的核酸检测身份证扫码工作的想法,她第一时间告诉了全家人,“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村里组织做大规模核酸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现在缺人,我想去。”没有想到话还没有说完,“孩子我来带!”从没有真正带过孩子的公公、爱人纷纷表示。而两个孩子由于从小到大都是包敏在照顾,听说包敏要去当志愿者,半天都不能回来,两个孩子很不乐意,靠全家人齐动员,“糖衣炮弹”终于说服了他们。之后,包敏找到村委会,表达要参与核酸检测身份证扫码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不求回报“有需要就安排我。”
经过培训,包敏在万庄子村组织开展第二次区域化核酸检测时成为了一名“大白”,“身份证请放这里。”“小朋友的身份证号是多少,我需要输入一下。”“你们先歇会儿,我把医疗废弃物袋子绑好。”包敏总是耐心主动,不厌其烦。此后,每次万庄子村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7点开始,包敏都是6点钟前就到达核酸检测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区域化核酸检测转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包敏主动联系了镇团委,表示可以参加其他志愿服务项目,她又按照排班义务参与到镇卫生院常态化核酸检测身份证扫码工作中,“如果志愿者不够就排我”是包敏的承诺。天气渐渐炎热,完成上午半天扫码工作的包敏脱下防护服后,浑身是汗,脸上留下口罩的勒痕。
网格服务,全力以赴“照顾人我有经验。”
几个月前,万庄子村调整网格员,希望能够更换上一些年轻力量,满足在推广钉钉、腾讯等现代化农村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也为村级发展准备后备人才。包敏成为了村委会重点考虑人选,“她长期在家居住,邻里关系好,年轻有热情,非常适合网格员工作。”经过沟通,网格员包敏上岗了,村“两委”对包敏的网格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她细心又周到,认真又负责,很快就获得了网格内街坊的认可和喜爱。
“我觉得我有经验,以前照顾2个孩子,现在服务16户,当网格员其实就是大家的大管家,啥都管管就行了,没事儿就到各家各户去遛遛,讲讲村里新工作,听听大家的烦心事。”每天包敏都会在自己包的网格片里转悠一圈,看看谁家有人就唠两句,检查有没有安全隐患。“我现在这16户里只有10户常住在家,有2户老人的子女不经常回来,我需要重点关注,没事儿就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包敏把照顾两个孩子的经验用在网格管理上,虽然照顾的人不同,但理儿相通。